顯示具有 影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影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

一張圖快速學會經營YouTube 頻道

撰文:蘇穎泰 Terry Su 

YouTube 是台灣使用最高的影音平台,許多網友在上面觀看、搜尋、留言、分享影片,YouTube 不只是影音資料庫而已,也是社交影音平台,許多企業、組織、媒體,透過影音的散佈,快速的將聲音及影像散佈在各地,網友得以快速觀看及分享,但這麼多的影片如何被網友注意,甚至常期被關注,需要很多要素才能達成,以下將提供5個經營秘訣。


1.      優質影片內容
建立優質影片內容,在網路數位影音裡,網友可以隨意點選所想要看的影音內容,也可以快速離開。從影片互動來看,網友有可能選擇播放、暫停、離開、快轉、返回,每一個動作都可以了解網友對於影片內容的反應,因此可以透過『觀眾續看率』指標來進行了解。



再來從網友喜歡、不喜歡、訂閱頻道、留言更能了解這一支影片網友的反應,透過這一部份有助於我們對於下一支影片進行改善。

因此優質的影片可以增加網友的分享及觀看時間,並有助於YouTube頻道的經營。

2.      影片敘述最佳化
影片的完整敘述是提供給兩個不同對象看得,YouTube與網友,因此在撰寫文字時需掌握以下幾個技巧:

l   勿使用商業化的標題:人們喜歡主動關注有興趣的事物,對於過度商業化的標題(Ex:廣告、形象篇、產品介紹等)有一定的抗拒,因此須避免在這樣的標題上使用。
l   置入與影片相關的關鍵字:跟影片相關的字詞,置入於標題或敘述文字當中,有助於被搜尋時被看見。
l   結合時事議題:可了解當下熱門發燒話題,適當結合,例如結合新聞、節慶、電影議題等。

3.      充份運用點擊
YouTube後台功能中,可以讓你增加點擊功能,主要運用方法有兩大類:

l   增加訂閱:只要你的影片受網友喜愛,他就有機會成為你的粉絲,而你應該多多提醒喜愛你的網友訂閱你的頻道,他就有機會常常看見你的影片內容。
l   增加推薦影片連結:如何讓網友看更多你的影片,你可以提供其它相關影片的連結在你的影片上,引導網友繼續不斷觀看你頻道上的影片,這樣可以增加你的觀看次數。

4.      解析你的頻道
你必須隨時了解你的頻道運作情形,才能調整你的影片內容,並與網友保持良好的互動,最重要的觀念是 YouTube 不只是影音放送平台,也是你與網友互動的社群平台,首先你要掌握下列幾個重點:

l   觀察留言並與網友互動:當把影片上傳公開後,網友留言的內容可以成為你的下一次影片內容的參考指標,而且你可以與網友進行留言互動。
l   觀察行銷數據成效:先前有在『YouTube 影音行銷關鍵的三個指標』這篇提到的三個指標為觀看次數、流量來源、觀眾續看率,來了解觀看成效如何?如何來?及看多久?,來進行行銷成效的評估。
l   訂閱及喜歡:經營頻道,可以用訂閱數來衡量成效;而影片的喜歡與不喜歡可當影片衡量的指標。

5.      將相關影片進行分類
經營一個頻道,你將思考該提供什麼樣的類型影片給網友,並進行分類組成播放清單,這將有助於觀看次數的增加以及網友的找尋,也方便你進行有效的管理。

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

製作線上影音,先了解大數據

撰文:蘇穎泰 Terry Su

『拍一個好故事,觸動觀眾的靈魂』,這是目前許多企業常用的線上影音操作方法,透過YouTube影音平台及Facebook社群分享平台,讓影片被觀眾看見。然而透過線上影片的播送,是否將影片播送到適合的TA面前?而影片的內容是否真的能觸動到企業的目標消費者?我想這是個很大的問號。如果我們能事先透過大數據來了解觀眾的喜好,那就可以在拍攝影片前就確立影片的內容及行銷的方向。


透過大數據工具來分析『觀看次數最多』及『分享次數最多』這兩大項,事前了解觀眾的喜好及互動,協助我們製作影片內容。另外可將觀眾分年齡層及性別,藉此方式可大大提升企業行銷時的精準度。

YouTube Trends  ( 連結網站
觀看次數最多:過去28天上傳的影片中,最近24小時觀看次數最多的影片。透過YouTube這項指標,你可以了解目前影片觀看次數的排行情形。

分享次數最多的影片:24小時內在FacebookTwitter上分享次數最多的影片。網友自發性的分享你的影片,可讓你的影片觀看效益加倍被放大,這代表此影片的內容讓網友願意分享給其它親朋好友。


將這兩個指標排名前10名的影片一同分析,你會發現,某些觀看次數高的前10名影片不見得在分享次數上也獲得前10名,所以當這兩個指標數都很高時,這代表你的內容行銷是成功的,讓影片像病毒式的擴散。

客層:地區、年齡、性別。可選擇這三個指標針對客層進行了解分析,對企業主來說,可以事先確定銷售對象後,再進行這三個指標的選擇,了解銷售對象的喜好。

比較:可針對不同的族群對象進行比較,並且可以 Highlight 出『共同項目(共同影片)』或『專屬(非共同影片)』,協助快速了解不同族群對象的影片喜好程度。

就像以下這段影片充份的表現出男女性的喜好大不同,如果你能了解 TA的喜好,當然更容易可以觸動到觀眾的心裡。


接下來要介紹的另一個影片工具是愛奇藝指數 ( 連結網站 )

這是一個針對個別影片進行分析的工具,透過此工具你可以了解影片的播放趨勢、設備分佈、地區劃分、用戶畫像TA(性別、年齡、星座、學歷還有興趣),透過此工具你可以深入了解每部影片的成效狀況,把細微的資訊用圖表方式呈現,並且可以將兩部影片合併進行比較。


因此你可以藉由過去影片的用戶畫像來分析,當成目前影片內容的參考依據,所以拍攝影片之前,先了解這一支影片要對誰說話吧!才不會讓你的影片只叫好不叫作。

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

網路影音行銷策略思考(一)

撰文:蘇穎泰 Terry Su

影片拍了沒人看,該怎麼辦?
將拍好的影片上Youtube之外,有無更好的辦法?


多方裝置多方思考

從人來人往的車站、捷運站可得知,越來越少人看見車站內各式各樣的廣告看版,頂多注意到忠孝復興站的金城武廣告輸出看版,要不是版面夠大,位置夠好,加上明星加持,還真不會注意到捷運裡各式各樣的廣告,大家也都只顧低著頭滑手機,所以當影音視頻大量轉移至手機平板時,行銷策略也應當進行改變。

(圖片來源:長榮航空網站) 

根據我國行政院主計處的全時工作者每日花在通勤時間約在38分鐘左右,若以單程上班來看,平均從家裡至公司的通勤時間約在19分鐘左右,所以若是影片行銷對象為上班族,又想好好掌握上班族的通勤時間,那建議影片內容不超過19分鐘。

2013 Youtube台灣的統計數據來看,90%以上的手機使用者都愛看電影;以及在全球Youtube觀看時間當中,幾乎有40%來自於行動裝置,根據以上相關數據,行動影音行銷將是很重要的一環,並且需考慮到每段影片合適的長度,才能有效的進行品牌溝通。


(圖片來源:http://think.withgoogle.com/)


一個媒體平台,並不足夠

我們來看個數據,根據微電影協會所提供的資訊顯示,2013年所產出的行銷類微電影共有426部,很明顯得很多影片拍了沒被看見。

從影音平台在台灣的市占率來看,以Youtube為第一名,但如果只靠Youtube為單一行銷平台,其實並不足夠,建議可以增加其它影音平台的行銷,來增加廣度,例如果實伙伴One AD廣告,來增加其它網站的影片曝光機會。

你可以結合圖像式聯播網廣告來增加品牌的曝光,對沒上Youtube或上Youtube沒看見你的影片進行推廣。然後更重要的事,當網友看過你的影片上網搜尋時,必須確保網友是搜尋的到你的,別讓商機從你眼前閃過。

因此我們該考慮的影音行銷策略是,『多裝置、多平台』